特色疗法
您的位置: 主页 > 特色诊疗 > 特色疗法 > 详细
十大疗法

发布时间:2014-12-01 15:36

本文来源:本站原创

五香疗法  又称芳香疗法。是利用气味芳香的药物制成适当的剂型,作用于全身或局部以防治疾病。主要包括香薰法、香佩法、香枕法、香敷法、香浴法。已知有百余种内服外用天然芳香中药及其提取精华(精油),可达到缓解疲劳,减轻疼痛,改善睡眠,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免疫系统功能,减肥消脂,养颜怡性等功效。中医常用有薄荷、藿香、丁香、白芷、肉豆蔻、冰片、艾叶、佩兰、桂枝、小茴香、菖蒲、苍朮等,可以香身、醒脑、养颜、慰灵,诚如古语所言:各取芳草馨香气,纳尽五行香自灵。

五志疗法  又称情志疗法,具有心理疗法的特色和优势。通过中医情志学说中五情相胜,可矫治患者的异常情绪、不良心理和行为活动,从而达到心身健康。中医五志藏象学说指出喜,藏于心;怒,藏于肝;忧,藏于肺;思,藏于脾;恐,藏于肾。五志相胜疗法指出怒伤肝,悲胜怒、喜伤心,恐胜喜、思伤脾,怒胜思、忧伤肺,喜胜忧、恐伤肾,思胜恐。临床常用的语言疏导法、以情胜情法、静心宁志法、转移法、释疑法、顺从意欲法,使情志得到改善优化,通过调节脏腑、气血功能,平衡阴阳对身心病、心身病等杂病及亚健康得到良好的防治。

五色疗法  又称色彩疗法,颜色通过视觉感受器,对人的神经、精神系统产生影响的治疗。颜色是具有不同频率的光波,具有不同的能量,能对人体相应组织器官及心理状态产生独特的影响。中医五脏配五色理论指出:白色入肺、赤色入心、青色入肝、黄色入胃、黑色入肾。根据各种颜色的生理作用,正确使用颜色,可以消除疲劳,抑制烦躁,控制情绪,调整和改善人的机体功能,治疗诵读困难症、阿尔茨海默症以及注意力缺陷。

五味疗法  是应用中医五味学说与五脏的补泻理论,防治疾病的方法。主要包括汤液药茶,食疗药膳和顺势疗法。五味即药物有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种不同的味道,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。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偏,中医五行学说指出:五味入胃,各归所喜,故酸走筋入肝,苦走骨入心,甘走肉入脾,辛走气入肺,咸走血入肾。五味疗法对虚症、咳嗽、遗尿、便秘、疼痛、血瘀、水肿等疾病,能起到引药入经,缩短病程的作用。

五音疗法  又称中医音乐疗法,即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为基础,以五调分类,根据五脏的生理节律和特征,结合人体质分类,分别施乐,借以达到气血通畅,脏腑功能的协调。中医认为乐曲有阴柔的文曲和阳刚的武曲之别。五音分别与五脏相通,即宫通脾,商通肺,角通肝,徵通心,羽通肾。五音疗法对于各种身心疾病和精神性疾病,如高血压、缺血性心脏病、糖尿病、神经性头痛,以及多种神经官能症的治疗,均有独到之处。

推导疗法  包括推拿导体、导引运动和反射疗法,根据经络循行,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,以及全息生物学及神经反射理论,医生以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、受伤的部位、不适的所在、特定的腧穴、疼痛的地方,具体运用推、拿、按、摩、揉、捏、点、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,以期达到疏通经络、推行气血、扶伤止痛、祛邪扶正、调和阴阳的疗效。

膏滋疗法  膏滋即膏方,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。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,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、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,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,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。凡气血不足、五脏亏损、体质虚弱,或因外科手术、产后以及大病、重病、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,均可进补膏方,能有效促使患者恢复健康,增强体质,改善生活质量。

针灸疗法  即针法和灸法的合称。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,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。灸法有名灸焫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,利用其药理、物理作用的刺激来治疗疾病。针灸通过疏通经络、调和阴阳、扶正祛邪、行气活血,多用于镇痛、调节机体各系统功能以及提高防御免疫功能。

透皮疗法  即在皮肤表面给药,使药物通过皮肤,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新剂型。透皮剂主要有硬膏、软膏、橡胶膏、巴布膏、膜剂、擦剂、熏蒸剂等。使用灵活性较大,既可长时间连续使用,又可控制给药速度;既可治疗局部疾病,又可治疗全身疾病,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中断给药。透皮疗法对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哮喘病患者及小儿、老人与不宜口服者尤宜。